2015-2016年,湖北大学根据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要求,积极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信息化建设的决策部署,在新机遇和新挑战下,稳步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一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统筹规划,完成《湖北大学教育信息化“十三五”专项规划》,草拟信息化建设“十三五”年度建设方案;另一方面,逐步建立了信息化应用支撑体系,不断提升校园信息化应用水平, 逐步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一、理顺关系,建立健全学校信息化管理机构和机制
1、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
2016年7月,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信息化建设,根据学校实际和人事变动情况,学校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并撤销原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和专家小组。信息化领导小组是全面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最高管理与决策机构,负责审定学校信息化中长期规划、年度建设经费和重大建设项目。
2、加强信息化管理与统筹
学校成立负责统筹全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明确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流程和体系,进一步规范学校信息化项目的管理,对信息化专项经费予以统筹管理,同时逐步加强信息化调研和咨询服务工作。
3、加强信息化工作的协同与推进
(1)完成《湖北大学教育信息化“十三五”专项规划》。同时,配合发规办,完成《湖北大学“十三五”事业发展总体规划》中信息化相关部分的编写和修改工作。
(2)适时召开信息化专题的校长办公会、分管领导和机关职能部门、直属单位专题工作会议。
(3)为推进学校综合改革,完成全国高校综合改革资料整理,形成3.4万字的材料供校领导决策。
二、持续投入,推进各类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
2015-2016年,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
1.校园网出口带宽,电信2G出口带宽,教育网1G出口带宽,IPV6 1G出口带宽。
2.完成网络基础设施优化。升级流量控制、负载均衡和防火墙设备,保障骨干网络服务质量;进一步增强网络稳定性和安全性;结构优化改造,以运营商模式管理网络,提供更稳定可靠的服务。
3.校园无线网全面运行。2015年5月5日,校园无线网一期建设完成,共设立1300余个无线AP,综合楼、图书馆、学院部分办公区域、会议中心、思睿广场、求索广场、大学生活动中心、望舒园、曦和园、校医院、食堂、学术交流中心等公共区域均被覆盖,阳逻校区办公区、教学区、广场及食堂等区域同期建设完成。2015年12月,启用校园无线网无感知认证策略,更好地提升了智能终端用户的使用感受。
4.完成学校民生工程琴园小区业主的校园网入户实施工作。
5.逐步完成老楼宇综合结构化布线和超期服役设备更换。完成学校光纤改造项目,在校园内已建立4个光纤交接箱。已完成办公区、家属区(校内)、学生公寓所有汇聚层设备更换工作。
6.启用校园网VPN系统。解决部分教职员工住校外或因公出差、出国,及学生在校外,无法访问校园内网资源(如图书馆电子资源、教务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的问题,向师生提供了一种更便捷安全的访问途径。
三、逐步建立应用支撑体系,不断提升校园信息化公共服务能力。
信息化的根本是服务于师生,以师生的需求为基础。2015-2016年,学校加快了信息技术、信息服务与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相融合的步伐。
1.启动“一站式”办事大厅(一期)建设。学校以“一站式”办事大厅项目建设为契机,引入流程平台和“一表通”的概念,利用信息化手段简化流程,加强信息共享、部门协同和服务变革,拟初步实现“一站式服务,办事一表通”。
2.启动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工作。根据等保服务检测结果,加强学校网站和信息系统安全。逐步完成“上网行为管理”、“嵌入式智能DNS” 和“Web防火墙”等项目建设实施。
3.引进校园网站群管理系统。制定《湖北大学校园网站群管理系统子站建设管理办法(试行)》。2016年4月下旬,组织各单位信息联络员进行网站群系统培训。目前已完成包括学校主页在内的近15个网站的迁移(改版)工作。
4.推进移动平台应用开发。
(1)针对移动智能终端部署APP应用,完成“掌上湖大”应用对接工作,已完成学生成绩在线查询、教师工资在线查询、新闻、阅读等功能的集成测试。目前,手机APP平台已完成逾3700笔校园网缴费,近1万笔圈存交易。APP应用功能还在进一步调测及完善中。
(2)开通微信企业号“湖北大学”和服务号“湖北大学智慧校园”。目前已开通企业号微信支付功能,并进行了企业号中“微门户”建设需求调研,完善功能需求。2016年暑期将完成微信企业号迎新、微信支付学费等重点功能,确保学校9月微信迎新工作顺利进行。
5.完成校园“一卡通”升级改造调研,同时不断完善“一卡通”应用系统各项功能。
(1)“一卡通”实现支付宝充值功能,2015年7月7日正式启用,截至2016年7月15日,共计交易310855笔,交易金额逾二千一百万元。
(2)“一卡通”电子支付平台开通支付宝交易渠道,2016年3月正式开通以来,交易次数5468次,金额约17.8万元。
(3)“一卡通”开通四六级报名缴费功能,通过与教务系统对接,实现学生四六级报名缴费一站式服务,截止7月15日,共计交易次数3467次,金额10万余元。
(4)“一卡通”新增学术交流中心餐饮系统及就餐系统建设,2016年5月18日启用,截止7月15日,共计交易50934笔,金额逾20万元。
(5)“一卡通”启用后勤集团电费缴纳功能,2016年5月16日启用,截止7月15日,交易笔数3087笔,金额约4.5万元。
6.完成迎新系统升级改造。对现有迎新系统进行升级,进一步优化功能,提升效率。通过新系统,学生可以了解学校概况、完善个人资料、确定军训服尺码、填写抵汉时间,还可以提前选定入住宿舍。2015年9月,共计6032名新生通过新的迎新系统完成报到注册。
7. 推进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协助有关单位进行应用系统建设,提供跟踪服务和技术支持,如校友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
8.为校内各项工作(如职称评审、招生迎新、校内房调剂、地下车位点选等),提供保障性服务,包括无线和有线网络搭建、数据调测、运行保障、网络应急方案制定等。
9.与省招办开展合作项目,完成多元互动招生录取平台的开发和设计工作,并在全省第四批招生录取中应用。
10.引进“云自助打印”服务平台,面向校内师生开展自助云打印服务。
11.协助保密办,完成学校“军工资质体系”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现场复查认证及日常涉密计算机系统安全保密检查和审计工作。
四、整合信息资源,提升教学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
1.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围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学校不断尝试推进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1)积极推进慕课课程建设。2015年9月,我校慕课《英语畅谈中国》正式上线“UOOC联盟”( 即“优课联盟”,是全国地方高校优质慕课(MOOC)联盟的简称,目前有90所高校加盟)网站,成为湖北地方高校首个在该网站上线的课程。当前学校建设MOOCs课程15门,其中对外开放门数2门;校级以上精品课程28门,对外开放1门;视频公开课14门,对外开放4门。
(2)积极探索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手机移动课堂。目前,学校
共有四门移动线上课堂,其中《传统社会的婚姻家庭》为首门试行的移动课堂课程,该课堂为湖北省内首个以手机为终端的在线大学课堂。该课程已在学校试行一个学期,共32个学时,公选课学生100多人。手机移动课堂的教学目标更加细化、明确,每节课里设置至少5至6个随堂提问、投票、讨论等任务,并在线实时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积分奖励,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移动课堂作为教学信息工具的一种,有助于拓展教学空间,创建全新的课堂模式,实现充分的师生互动,并全程电子记录形成考核评价,省时的同时也有助于对学生进行一个比较有价值的综合评定。
学校规划将建设约80门在线开放课程,鼓励教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手机移动课堂等教学方式改革,探索在线学习、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方式的学分认定、学分转换和学习过程认定。学校还将申请牵头成立湖北省属高校课程联盟,探索高校间教学资源共享和学分互认的有效途径。
2.数字电子图书建设方面,图书馆拥有中外文电子图书总量281.94万册;拥有中外文数据库285个,中外文电子全文期刊4.69万种;各种非印刷型资料近万件,构成了多类型、多载体、特色鲜明的综合性馆藏体系。馆内业务工作自动化管理,师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自行进行书刊信息查询、读者信息查询、图书预约和续借。图书馆全馆共配置2100多个信息点,各楼层均提供无线网接入,除此之外,还建立了拥有近400台电脑的电子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室、文献检索培训室和教师检索室,每周开放时间达98小时,为各类读者利用网络资源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40余台公共查询机和多台自助复印机,分布在各个楼层,方便读者查询复印。信息咨询服务也日益活跃和深入,主要包括为师生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与培训、网上咨询、代检代查、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等服务。